天才一秒记住【品书库】地址:https://www.pinshuku.cc
“不孝有三,无后为大”
是儒家的著名格言。
不孝到底有哪三不孝?无后为什么为最大?且让我们细细道来。
这句格言出自孟子之口,在《离娄上》一章中,孟子说:“不孝有三,无后为大。
舜不告而娶,为无后也,君子以为犹告也。”
东汉学者赵岐解释说:“于礼有不孝者三事,谓阿意曲从,陷亲不义,一不孝也。
家穷亲老,不为禄仕,二不孝也。
不娶无子,绝先祖祀,三不孝也。
三者之中,无后为大。”
一不孝是明知父母有过错而不加劝说,却一味顺从,陷父母于不义;二不孝是家境贫穷,父母年老,自己却不去做官以便有俸禄来赡养老人;三不孝就是不娶妻生子,以至于绝嗣断后。
三者之中为什么“无后为大”
呢?很显然,这反映了古人的原始心理:对族群灭绝的恐惧。
这种恐惧在人类社会的早期是正常现象,“不孝有三,无后为大”
这句格言应该放到这样的语境中去理解,而不能一概斥之为儒家学说的糟粕。
孟子拿舜做例子,来进一步强调其重要性。
舜的父亲叫瞽(gǔ)叟,是一个瞎眼老头儿,母亲早死,瞽叟又娶了一个妻子,生了一个儿子叫象。
瞽叟和后妻都喜欢象而讨厌舜,甚至到了想把舜杀掉的地步。
当时的国君尧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舜,以考察舜的品行是否足以继承帝位。
舜没有把这件事告诉对他恨之入骨的父母,因为父母肯定不会同意,而是“不告而娶”
,就是生怕“无后”
的缘故,因此君子认为舜虽然违反了“礼”
,但是却合于“义”
,不告知父母也等于告知了父母。
跟“无后”
比起来,“阿意曲从,陷亲不义”
和“家穷亲老,不为禄仕”
实在不值得一提,因此才说“无后为大”
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